【HEHO健康/文 盧映慈】
骨質疏鬆雖然是一個「大家都知道」的疾病,但很少有人會將「
牙齒」跟「骨頭」聯想在一起,但其實牙齒也是骨質的一部份,所以有
骨質疏鬆的老人家,拔牙時要特別注意是不是有「藥物干擾」,免得拔完牙反而讓牙槽變成一個潰爛的大洞!
牙齒也是骨質的一部份
牙齒結構複雜,包含
珐瑯質、象牙質等組成,但牙齒之所以可以牢牢的穩固在
顎骨上,是因為有骨質的連結,所以一旦身體有骨質疏鬆,牙齒也可能會出現鬆動、不穩的情形,這也是老人家特別容易有牙齒健康問題的原因之一。
根據台灣骨質疏鬆學會統計,台灣50歲以上的人有骨鬆的比例大概是31%,而女性更達到40%,在這樣高比例的情況下,骨質疏鬆的治療已經成了許多人共有的經歷,不少高齡的患者可能都吃過福善美(Fosamax)、骨復蘇(Bonfos)、安妥良(Actonel)、卓骨祂(Zometa)、雷狄亞(Aredia)等藥物。
這些藥物都屬於雙磷酸鹽類,可以破壞「蝕骨細胞」,也就是讓身體停止破壞骨頭、將骨質再吸收,但同時也不會啟動「先破壞、再重生」的骨質製造過程,等於是讓骨質的新陳代謝停在現在這個時刻。
但「
拔牙」就是一個強迫新陳代謝的動作,因為牙齒要脫落,必須將跟顎骨連接在一起的骨質部分「弄斷」,而身體必須去修復這個大傷口,就需要透過骨質再吸收、再重生的過程;但是身體已經因為藥物作用,停止骨質的新陳代謝,等於這個傷口根本無法修復。
吃骨質疏鬆的藥,再去拔牙會怎麼樣?
在骨質無法重生的狀態下,顎骨「破了一個大洞」卻永遠補不起來,接下來骨頭就會感染、壞死,出現腫脹、疼痛、潰爛、化膿,或是骨頭外露的症狀,甚至發生骨折;這時候必須吃抗生素治療,而且要做清創手術,把壞死的部分清除,保住還沒有受到感染的部分,臉型跟骨骼自然也會受到影響。
根據美國口腔顎面學會的研究統計,服用雙磷酸鹽藥物本來就有發生顎骨壞死的風險,因為顎骨附近的新陳代謝速率快,而且
口腔黏膜每天都會受到大量摩擦、容易破壞牙槽結構;服用3年以上機率更會增加3倍、達到5%左右,如果這時去做拔牙手術,更會提高9倍左右。
如果真的必須拔牙或是進行
牙齒矯正,至少要停藥3個月以上才能動手術,而手術結束後,要等到傷口「完全癒合」才能恢復藥物的使用;而比起口服藥,靜脈注射的患者,因為藥效強、效期長,更容易有顎骨壞死的問題,在進行拔牙前一定要跟骨科、牙科的醫師雙方都討論過,千萬不能自己覺得「有停3個月了」,就跟牙醫師說沒問題、可以拔牙。
(本文摘自HEHO健康)
文章來源: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27145
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,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