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日報【作者╱國泰綜合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謝宗慈】
暴牙咬合異常 童狂打鼾
口內軟式裝置矯正「鼻子可呼吸了」
就讀小學3年級的小宏,因剛長出不久的門牙外突,形成暴牙,導致嘴唇無法緊閉,被媽媽帶來看診。經詢問和檢查得知,小宏口內牙齒咬合狀態為深咬、水平覆合過大,上顎骨窄而深成尖錐狀、下顎骨小且較後縮;有過敏性鼻炎經常鼻塞,導致習慣用嘴巴呼吸。
另小宏睡覺時會打鼾,仔細查看顏面及頭頸外觀,發現眼眶下緣有黑眼圈,嘴唇肌肉鬆垮、習慣咬下唇,臉型窄長,側面外觀呈現前凸狀顏面輪廓、下顎後縮,頭頸前傾,駝背等症狀,經診斷為長臉症候群咬合異常合併不良口腔肌肉習慣。
利用生長潛能訓練
為把握時機利用生長潛能,因勢利導使上下顎骨能均衡發育至比較協調的相對位置,因此治療方式採取佩戴於口內的軟式功能性訓練裝置;一天戴10∼12小時,加上頭頸姿勢正位及配合呼吸練習。一周後鼻塞就有明顯改善。
齒顎影響神經肌肉
小宏開心地說:「終於可以從鼻子呼吸到空氣了。」媽媽則說:「孩子鼾聲變小、打鼾頻率減少。」3個月後,頸椎回正、不駝背、黑眼圈改善、牙齒咬合也漸趨理想。
這類功能性矯正裝置的設計理念是作用在三度空間、但不施予牙齒實際力量,而是做為「提醒的工具」,幫助唇舌復位、促進鼻呼吸,加上簡單的動作練習,幫孩子重啟新的神經肌肉功能,提供上下顎骨良好的生長環境,而使顎骨臻於正常發育。
長久以來,歐、美兩大流派對於齒顎不正與口腔顏面神經肌肉功能異常兩者之間,有雞生蛋或蛋生雞的不同看法,以致分別發展各自的治療模式,實則兩者互為因果、交互影響。若能及早發現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,就有機會利用生長潛能,導正生長方向、降低不正咬合嚴重度、改善顏面外觀、恢復鼻咽呼吸功能的順暢,進而有端正優美的站立姿勢。
及早治療事半功倍
孩童換牙期(混合齒列)若出現暴牙的情況,不僅增加牙齒撞斷的風險,還常合併鼻塞,影響睡眠品質,導致專注力不佳,嘴唇鬆垮、易被誤會為發呆不專心、心不在焉,咬合異常還會影響正常攝食及食慾,導致生長遲緩、體型瘦小。
若能及時在生長期接受治療,則能收事半功倍之效,口腔鼻腔一兼兩顧,治標又治本。
(本文摘自蘋果日報)